~那天下午,我們搭上開往瑪麗。安登之家的紅巴~
離開Anne Hathaway's Cottage,我們乘上CitySightseeing紅巴前往另一個位於郊區的景點,Mary Arden's House,是莎士比亞老母結婚前居住的農家。
放眼望去,沿途是一望無際的黃金花海,坐在巴士上層,微風徐徐吹來,你看Ian和Jean是不是看起來很愜意呢?
一進入農莊,發現有兩位莎翁時代的人在演奏?
然後又陸續闖入許多穿越時空的小姑娘?
原來是英國小朋友的戶外教學,看看他們穿著古裝跟著音樂跳舞,寓教於樂,好羨慕外國小朋友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學習成長。
Mary Arden's farm是一個超級遼闊的農莊,散落幾間主屋,別棟,還有一大片草地飼養著牛,羊,雞,馬等等很多很多的動物。
有多多呢? 以下是動物特輯:
有普通的雞
想吃烤鴨了
超級肥的兔子
還有懶散的豬~
居然還有老鷹!!
天氣熱,羊把衣服脫掉曬在架子上就去游泳了
這隻比較有公德心還穿著衣服
這隻是山羊,衣服脫不下來
林鳳營之就像家裡養了一頭牛
害群之馬 (black sheep)
周穆王的八駿剩一半圖
看到這麼多可愛的動物,有愛心的Ian和Jean也忍不住和動物互動起來,以下請看Ian和Jean的愛動物特輯:
原本充滿猜忌的兩人...
在Jean釋出善意下,兩者終於變成My Best Friend了,和York的小女孩一樣
Ian和馬的深情對望
Ian說:今天晚餐吃棉羊排
Jean: Joe?
Jean還是很害怕的餵食秀
Mary Arden'house 占地一直延續到樹林的另一頭,是不是非常驚人呢?
母子小小的背影,對照出這個農莊的遼闊和自由
除了飼育的動物之外,農莊也保留了磨坊,陶器,倉庫等相關的建築和工具
特別的時鐘,是說到下午三點就可以下班休息了嗎?
紀念品店賣的自然是莎士比亞的相關造型商品囉,有禿頭莎鴨和禿頭莎餅乾
拜訪完比較遠的兩個景點,我們再次搭上小巴前往市中心的莎士比亞誕生地 Shakespeare's Birthplace,是一棟擁有優美木框、木質骨架結構,黑白相間的房子。
這種木框外推,其間以灰泥構成牆壁的結構,是十六世紀周邊盛行的建築方式喔。
一進去是莎士比亞中心(Shakespeare Centre),裡頭介紹莎士比亞的生平,不同的莎士比亞肖像,還有著作曾經被翻拍過的電影劇照。
下面是走詭異風的莎士比亞
下面是優雅派的莎士比亞。
然後是二十世紀現代版狂野的莎士比亞。
首先播放一段短片,引領大家進入十六世紀的時代背景,莎士比亞的簡歷,還有寫作書房的模型。
布幕上是那些被翻拍過的莎翁名劇的劇照,不乏有許多知名的導演和演員,就像下面這位仁兄...
呃,Ian剛好和他不熟,有人可以幫忙釋疑嗎?
007的Q夫人--Judi Dench年輕時演過Henry V和仲夏夜之夢,還靠著莎翁情史拿下一座奧斯卡獎。
日本大師黑澤明執導的<蜘蛛巢城>和<亂>,也是改編自莎翁的<馬克白>和<李爾王>
李奧納多年輕時所詮釋的羅密歐
勞倫斯。奧立佛爺爺,一生一共提名了14次奧斯卡獎,也曾經演過Henry V,哈姆雷特,Richard III等等的莎翁名劇。
外頭是一片綠意盎然的小庭園,英國真是處處充滿美麗花花草草的小庭園。
外頭的空地一年四季有演員現場演出莎士比亞的舞台劇,史特拉福因為莎翁而聞名,也因此,在這個小鎮裡,舉手投足間都是"莎士比亞氛圍"。
好了,就讓我們來探訪這個培育出聞名世界偉大劇作家的搖籃糾竟有什麼奧妙之處呢?
恩,首先看起來床要短短的,所以應該不能長太高...
[錯! 是因為早期英國人很淺眠,都躺坐著睡覺,所以才會做這麼短,小朋友不要被Ian葛格誤導喔]
然後牆壁要搞得花花綠綠,從小訓練小朋友的視覺發展,才會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又錯! 在牆上覆蓋顏色鮮明的布料是為了代替昂貴的掛毯,是十六世紀當時普遍的做法,Ian葛格要誤人子弟到什麼時候呢?]
這裡是小莎莎出生的房間,大家把嬰兒房布置成這樣就對了啦。這裡的衣服和牆上的布都是十六世紀的古物呢。
這是十六世紀莎翁睡過的小小嬰兒床嗎?
這裡是莎翁家的客廳,身為一位焚膏繼晷的劇作家,客廳有一張床可以補眠也是很合理的。
[正解:其實以前的英國在客廳裡有一張床是富裕的象徵,而且是很常見的事,和劇作家可以說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喔]
下面是莎翁家的飯廳,大家一起吃飯感覺起來和樂融融
牆上說明莎士比亞故居在十八世紀的面貌以及歷代不同風貌的演變
這裡是廚房和食物儲藏室,英國研究指出,下圖可知晚餐吃鵝肉有助於培養兒子成為偉大的作家。
照慣例,Ian和Jean即使到了史特拉福,還是要做好國民外交,讓大家認識台灣。
莎士比亞的老爸,約翰。莎士比亞是一個殷實的手套商人,窗邊掛著滿滿各式各樣的手套。
離開前再看看這座古舊無奇的建築物,可是孕育出影響世界的偉大戲劇家和文學家的搖籃呢。
到了我們在史特拉福的最後一站,Nash's House & New Place。
這是律師兼酒商Thomas Nash的房子,他在1626年和莎士比亞的孫女結婚,隔壁的New Place是莎士比亞於1597年購入用於安享晚年的別墅。
然而因為1759年當時的屋主受不了遊客的騷擾而剷除整棟房屋,現在只能看到當時的地基而已。
以下遊覽小姐Jean醬為大家導覽。
裡頭自然還是和莎士比亞相關的展覽,由Nash's House的訪客和網路投票,在莎翁筆下四百多位角色當中,選出誰是受大家喜愛的Top10呢?
Romeo與Juliet淒美的愛情故事,不管看多少次都令人動容。
哈姆雷特的王子復仇記,To Be or Not To Be,不管怎麼選擇都是個永遠的難題。
<仲夏夜之夢>愚蠢的驢子頭劇團演員巴頓,卻是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角色。
為了權力而迷失自我的蘇格蘭國王馬克白榮登No.8
Thomas Nash & Elizabeth,莎士比亞的孫女和丈夫的畫像。
客廳的擺設可以特別注意的兩件傢俱: 雕刻華麗的餐桌和開架式的宮廷碗櫥。
另外是椅子上的是兩件1600年的織錦墊子。
樓上的房間是展出和小鎮後期歷史的相關物品,不過Ian和Jean醬已經有點走馬看花了。
走出Nash's House後就是New Place的遺跡了,這棟房子在1759年被Francis Gastrell所毀,現在只看得到遺跡。
害當初Ian和Jean醬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New Place是在看什麼鬼。
走過十字轉門後就會進入大花園,它也是莎翁房產的一部分
不管哪個古蹟都要有的美麗花園
庭園裡散布著許多青銅雕像,靈感取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出自於美國雕刻家Greg Wyatt之手。
從花園的角度看Nash's House,就像一座城堡一樣圍繞著五彩繽紛的花卉。
臨走前在回顧一下Nash's House,這是Ian和Jean在史特拉福的最後一站了。
徜徉在史特拉福的莎翁氛圍之中,雖然只有一天,也多多少少感受到這個的小城鎮的浪漫情懷和文學氣息。
掰掰,莎翁~
掰掰啦,史特拉福,謝謝你讓我們似乎更加貼近莎士比亞的生活感觸了,而不只是一位書本上的大文豪。
最後,不能免俗的,Ian和Jean醬一定要去吃個大餐紀念莎士比亞的故居,畢竟在Mary Arden's House看了這麼多可愛的動物,怎麼能不令人食指大動呢?
順便預告明天就要離開牛津,前往阿部寬的羅馬浴場 -- Bath啦~